夏至丨接受光与热的礼赞,探寻养生奥妙--艾艾贴分享
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网址:
万物繁茂,盛夏悠长。
夏至是夏天的第四个节气,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。 夏至,《韵会》中对它的解释是:「夏,假也。至,极也。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。」 夏至标志着阳气至此达到极致,自然界进入生命的旺季。 在这个时节,我们可以看到池塘里早已「莲叶何田田」,听到绿树阴浓里「蝉鸣声声响」,感受万物争相绽放、尽情舒展的夏日芳华。 走进夏至,仿佛一切明亮美好的物事也如期而至。 夏至阳极阴生 养生重在调阴阳
古时夏至又称夏至节或夏节。
古人认为,夏至这一天,阳气升腾到极点,而后转为收敛、沉降,阴气开始复生。
夏至昼长夜短,是全年阳气盛极、阴气初动之时,我们正好可以借天地能量,顺势而为调节体内的阴阳之气。
艾叶秉纯阳之性,善补人体阳气,施以灸法对经络腧穴进行温热的刺激,可以更好地发挥艾叶扶正祛邪、调衡阴阳、温益五脏的保健作用。
在夏至节气,宜取督脉大椎、至阳、命门,以及任脉膻中、神阙、关元等穴位进行艾灸调养。
任脉主血,督脉主气。两者一前一后、一阴一阳,对全身气血经脉起着统领与调节的作用。
通过艾灸疏通任督二脉,能够维系体内阴阳的动态平衡,改善机体状态。
古人说「夏至三庚便数伏」,夏至已至,说明三伏也在不远处了。
三伏是一年中极为酷热难熬的日子,但同时也是运用三伏灸进行「冬病夏治」的好时机。
现在做好夏至节气灸,能够为即将到来的三伏灸打好基础,全面提升养生效果。
夏至食面尝新 补益脾胃养心气
「冬至饺子夏至面」,夏至吃面的传统由来已久。
据说此日吃面条,一是庆祝新麦收获,有尝新之意;二是「面」与「绵」同音,取一个福寿绵长的好彩头。
在古籍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,就有「夏至面」相关记载:「是日,家家俱食冷淘面,即俗说过水面是也。」
这一天,准备一大锅面条,和家人围坐一起,简简单单吃碗面,这便是属于夏至的仪式感。
而在中医看来,夏至吃面这一习俗,不仅增添了节日的氛围,更蕴含着深厚的养生智慧。
面的原料为小麦,小麦味甘、性凉,入心、脾、肾经,《本草拾遗》中提到「小麦面,补虚,实人肤体,厚肠胃,强气力」。
夏季人体阳气散发于体表,使得体内空虚,容易出现乏力、胸闷等情况,吃些面食能够补益脾胃和心气,以强身壮体。
夏至吃面指南 1、虽然夏季吃凉面能给人带来清爽消暑的感觉,但对于脾虚、阳虚等人群来说,更适合来碗热汤面——既能暖脾胃、温脏腑,还能让身上发汗,祛除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。 2、在煮面时,可以往里加些蔬菜、肉类、鸡蛋、豆类等,这样煮出来的面条,营养更全面,口感也更丰富。 3、根据「早吃好、午吃饱、晚吃少」的原则,面条最好在中午吃,因其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,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,晚上吃的话可能不利于肠胃的消化吸收。 守护夏日好眠 艾草泡脚温血脉
在日常起居方面,也要跟着夏至节气的步伐,顺应夏季日照时间长的特点,适当地晚睡早起,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与良好的睡眠质量。
有道是「睡好子午觉,胜过吃补药」,睡得好能够养阴护阳,使大脑和全身得到放松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。
如果你有失眠的问题,还伴有五心烦热、咽干口燥等情况,这大多是由肾气亏损,肾水不能上承,因而心火偏亢,扰乱心神所致。
针对这种心肾不交引起的睡眠问题,可以在睡前半小时用艾草水泡泡脚。
艾草具有温通血脉的功能,可以调和气血,调整脏腑功能。
泡完脚后再用双手掌心搓揉对侧足心的涌泉穴,这样能够起到交通心肾、引火归元的作用,有安神助眠之效。
*文章有效期至2024年6月29日
*文章转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
*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*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感谢!
*本文如有侵犯了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,告知即删;
*本资料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意味对此作出任何承诺;
*注:以上内容仅提供一种治证思路,供参考。
*本资料仅供内部学习资料,请勿做商业使用;
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猜你喜欢
关注我们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