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露丨气始寒,燥气盛!宜护好三处、吃好“三
请记住艾艾贴总代赵泽红的网址:
www.weishangqiye.com
今日白露。
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

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,表示仲秋时节的开始。
至此,天气一日比一日沁凉,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,附在花草之上,莹白透亮,因此得名为“白露”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对白露的诠释是: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气始寒也。”
白露最显著的节气特点便是暑气甫消,秋风骤起,正式步入天凉气阴的仲秋。
/01/
白露养生丨防秋凉

白露是“气始寒”的节令。
民间谚语也说:“露从今夜白,天自此日凉。”
白露节气是凉爽季节的开始,也是全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。此时节,气温下降速度很快,昼夜温差可达10℃至15℃。
稍不注意,阴寒之气就会趁机而入,使人致病。
因此,白露养生,要注意护好三处,以防秋病的侵袭。
● 护好肩
秋风渐起,贼风易从脑后偷袭,肩颈处若受了风寒,容易导致头痛、颈椎病等问题的发生。
此时要注意穿衣不宜再像夏天一样赤膊露肩,否则寒气入体易引发气血凝滞,受寒部位“不通则痛”。当出现不适症状时,建议多艾灸大椎穴、肩井穴,有助于振奋阳气、排出寒气。

● 护好肚
俗话说“白露身不露,着凉易泻肚。”
这时天气冷暖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应该及时添衣加被,尤其要注意睡卧不可贪凉,避免迎风而卧或久吹风扇。
腰腹受寒会导致小腹冷痛、急性腹泻、痛经等,此时可艾灸神阙穴、气海穴、关元穴,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。
● 护好脚
白露过后,还应注意脚部保暖,因“寒从足下起”,脚部又汇集了众多经脉,如果脚部受凉,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,引发疾病。
平时可多泡泡脚,有助于暖足通经,泡脚后再艾灸涌泉穴、三阴交,能更好地温经散寒、补养肾气。
/02/
白露食谱丨吃三白

有道是:“润秋燥,食青白。”
白露之后,秋燥进一步加重,人体容易出现气阴不足的现象,如唇裂起皮、口干咽燥、皮肤干燥失润、大便秘结等。
而白色食物通常性质温凉清淡,可以清泄燥邪、滋润脏腑、生津养液,改善秋燥对人体的影响。
白露时节,宜食“三白”,养阴防燥:
● 山药
秋季要润补,山药对人体的肺、脾、肾脏具有极佳的补益效果。
山药也被称为“神仙之食”“秋季第一补”,入秋后坚持食用山药,一可补脾肾之虚,促进气血生化;二可滋补肺阴,起到润肺止咳、养颜润肤的作用。

● 白萝卜
白露过后,气温下降,感冒、支气管炎等进入高发期,人体易出现咳嗽、痰多等症状。
《本草纲目》对萝卜赞赏有加,称其为“蔬中最有益者”。秋季适当多吃些白萝卜,能够起到消积滞、化痰热、宽中解毒等作用。
● 白豆腐
我国民间素有“金秋豆腐似人参”之说。
据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记载:“豆腐清热,润燥。”秋天常吃豆腐,有益于调和脾胃、补气和中、健脾润燥。
● 推荐食谱:豆腐鲫鱼汤
鲫鱼具有补虚强身的作用,并能温中下气、利水消肿。现代营养学认为,鲫鱼富含维生素D,而豆腐含钙量较多,两者一起炖汤,不但味道好,营养还互补。
/03/
白露习俗丨迎仲秋

白露期间的民俗活动,主要有吃龙眼、祭禹王、饮白露茶等。
● 吃龙眼
正所谓“白露吃龙眼,一颗顶只鸡。”
许多地区有“白露必吃龙眼”的说法,人们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作用。
● 祭禹王
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,太湖畔渔民称为“水路菩萨”。
每逢白露时节,多地都会举行祭禹王的香会,表达人们对平安康健、丰衣足食、安居乐业的祈盼。
● 饮白露茶
民谚说: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。”
白露时节采制的新茶,有一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味,在干燥的秋季煮来喝,能润喉、生津。
文章装载来自 艾艾贴订阅号
*文章部分内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我们尽快删除处理,感谢!

深圳前海艾艾贴授权9年总代理 授权总代:赵泽红 微信号:18823198636
没有了!
相关推荐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猜你喜欢
关注我们
